|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比毒可怕 疫情在世界掀起仇恨海嘯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世界說撰文:羅保熙

5月25日,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46歲非裔美國人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被44歲白人警員紹文(Derek Chauvin)以膝蓋跪頸致死,引發全國性示威及騷亂,令外界重新關注種族歧視、排外情緒以至警察濫暴等多項社會問題。這同時揭示,在全球奪去逾46萬人性命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激發起國家、種族、階級之間等多重社會矛盾。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月初警告,疫情已在世界各地翻起「仇恨和仇外海嘯」(tsunami of hate and xenophobia),反對外來者的情緒激增。跟一世紀前的流感大流行不同,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已掌握足夠科學知識及醫學技術以理解病毒及防控傳染病,人類如今已不再活於黑暗與無知之中,為何仍讓仇恨蒙蔽雙眼?

在弗洛伊德事件之前,「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在美國已持續數年,然而,今次騷亂的規模之大,可見美國社會的問題已超越種族,暴露的是更深層次的階級問題。在新冠疫情期間,黑人受感染的比例亦比白人高,美國政府6月3日的數據顯示,黑人占該國人口近13%,但因新冠肺炎而死的占比達23%。這不但反映能夠負擔醫療費用的黑人比白人更少,還有他們所面對的社會經濟不平等現象。

同時,參與示威騷亂的也絕非只有黑人,當中亦夾雜了不同種族及左翼激進份子。四處出現的搶掠潮,或多或少也可歸咎於疫情下經濟重創、失業導致貧窮加劇等問題。




古特雷斯警告疫情已在世界各地翻起「仇恨和仇外海嘯」。(路透社)


隨著疫情蔓延,各式各樣的歧視和仇恨亦恍如海浪般擴散開去。首先是亞裔人士,尤其是華裔,經常成為被攻擊的對象。例如3月初一名新加坡留學生在英國街頭被打至頭破血流,而且類似情況有上升的趨勢。此外,有印度右翼人士將疫情爆發的責任推卸給穆斯林,甚至有前線英勇抗疫的醫護受到歧視等事件。究竟這波比病毒更可怕的「海嘯」是如何形成,我們又怎樣才可以免於遭到莫名的仇恨傷害?

救人醫護竟也遭歧視

根據英國警方的數字,倫敦針對「東方臉孔」的仇恨犯罪案件有所增加,2、3月共有166宗針對「東方外表」受害者的言語、網絡及肢體攻擊,比去年同期增加100宗。然而,普遍受害者皆未主動報案,故相信實際數字可能更高。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早段時間頻繁的「中國病毒」言論亦在世界各地傳開及發酵。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51 秒